(其中SPC為前二天,MSA為第三天)
課程受益:
1、對過程做出可靠的評估;
2、判斷過程是否失控和過程是否有能力;
3、為過程提供一個早期報警系統;
4、減少對常規檢驗的依賴性。
課程大綱:
統計過程控制SPC
1、過程控制的需要(預防、探測)
2、SPC產生的背景和歷史介紹
3、SPC的作用
4、如何建立生產過程控制系統
5、過程變差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6、直方圖應用介紹
7、產品分布和正態分布介紹
8、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影響的生產過程
9、局部措施和系統措施
10、理想的生產過程模型,既穩定又受控。
11、過程控制圖示例
12、過程能力的圖形表示
13、過程改進循環講解
14、控制圖的八種常見類型
15、控制圖選用原則
16、測試數據特性
17、制作控制圖的準備
18、平均值極差控制圖制作講解
19、如何分析控制圖
20、事件日志范例
21、平均值標準差控制圖制作范例講解
22、中位數極差控制圖制作范例講解
23、單值移動極差控制圖制作范例講解
24、不良品率控制圖制作范例講解
25、不良品數控制圖制作范例講解
26、缺點數控制圖制作范例講解
27、單位缺點數控制圖制作范例講解
28、過程能力講解CPK\PPK\CP\PP\Z值
非常規控制圖
1、預控制圖
2、停止燈控制圖
測量系統分析MSA
1、測量的用途
2、測量系統組成
3、MSA重要性
4、數據是如何影響過程決策的
5、哪些測量系統需進行測量系統分析
6、掌握測量過程的內容
7、理想的測量系統
8、現實中好的測量系統
9、識別測量數據的誤差來源
10、測量系統誤差分析
11、計量器具的溯源
12、測量系統統計特性的組成
13、偏移
14、重復性
15、再現性
16、穩定性
17、線性
18、對產品決策的影響,兩種錯誤類型
19、測量系統相對公差的三區
20、GRR對能力指數Cp的影響
21、測量系統的評定
22、取樣的代表性
23、測量結果分析
24、穩定性研究分析
25、偏倚研究分析
26、線性研究分析
27、R&R極差分析法
28、R&R平均值和極差法
29、GRR接受準則
30、控制圖系數表
31、風險分析法
31、附表
練習